今年寒潮一波又一波,各式羽绒服也屡屡热卖。但曾经凭借“韩潮”而在中国风靡的韩国衣恋集团旗下品牌的一批羽绒服却因为成本价和定价差别太离谱而被罚以次充好,爆上了热搜第一!
近日,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韩国衣恋集团在中国的注册公司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因以次充好被罚。该批次羽绒服成本价为75元/件,专柜标价却高达1598元/件,吊牌溢价竟高达20倍。对此,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罚款14382元。
对此,网友也是开启了嘲讽模式。“真坑啊”“只要足够穷,你就是镰刀永远割不到的韭菜”等等。
走向衰败的韩装顶流大规模关店变卖资产衣恋的衣服应该还是很多80、90后“青春的回忆”了。根据官网信息显示,韩国衣恋集团(THE E·LAND GROUP)创始于1980年,最初以女装事业起步,目前已发展为韩国第一大时尚零售集团,旗下的品牌涵盖了ELAND、SPAO、Prich、Roem、Plory、Paw in Paw等40多个,这些品牌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中高端档位,动辄就上千元。旗下更有品牌(Prich)曾宣传其产品为“9亿少女的梦”。
(衣念上海公司旗下品牌ELAND羽绒服,非涉案羽绒服 来源:新浪财经)曾经更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衣恋是我小时候求而不得的梦中情衣”。其标志性的大红色牛角扣羊毛大衣(标价上千元),曾经是很多80、90后学生D高攀不起的“梦中情衣”。
|